第364节
&esp;&esp;“怎么了?”方沂问。
&esp;&esp;他以为段亿宏晨练回来。
&esp;&esp;老段有晨练习惯,鉴于段师兄颜值在演员圈中不够占优势,段亿宏很注重自己的身材管理。
&esp;&esp;他回头露出一晚上没睡的两只红眼睛:
&esp;&esp;“导演,能不能重拍那个长镜头?”
&esp;&esp;方沂一看他魔怔了,没办法:“拍,你说拍就拍……但是我要说,我其实只是出神了,我忘记拍了,是我对不起你。”
&esp;&esp;段亿宏来了个什么话呢?
&esp;&esp;“我看出来你出神了,但是……”他顿了两秒,沉声道,“《情书》里面,你有个骑自行车骑得忘记了喊咔的镜头,却是神来之笔,而后也完全留在了电影当中……”
&esp;&esp;方沂随着段亿宏的解释,逐渐张大嘴巴。
&esp;&esp;“方导!”段亿宏抿嘴,“像你这样的天才,哪怕是精神开小差了也会造就美妙的镜头,因为是神指引着给你送上的礼物,你只是顺从这种感觉……所以它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小差,是一种说不出的灵感爆发。”
&esp;&esp;“方导,你还没意识到吗?你就是这样的人!”
&esp;&esp;段亿宏说的让方沂都怀疑了,是不是他真有某种不自觉的神来一笔……
&esp;&esp;不!
&esp;&esp;那只是绝对的忘记喊咔而已。
&esp;&esp;老段能这么精神内耗,一方面是他笃信玄学,太好这一口,至今还要戴吊坠保命;一方面是方沂声名太盛。
&esp;&esp;这就是十八亿内地最高票房导演的含金量!
&esp;&esp;正面硬干卡梅隆,大胜而归,拯救2012国产片占比的男人,接见各种三四代见麻了的男人!
&esp;&esp;方沂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伟大的,而其他人见在眼里,记在心里,已经是以能和他一起共事过为荣。
&esp;&esp;“算了,”方沂叹了口气,“你说是长镜头就长镜头,再拍一次?”
&esp;&esp;段亿宏道:“全剧组都是这么想的。”
&esp;&esp;——————
&esp;&esp;这种连绵不绝的吹捧还在继续。
&esp;&esp;段亿宏的长镜头事件,只是其中一个小插曲。
&esp;&esp;搞文艺有一种现象,就是身在庐山中不识真面目:他爆红的时候,或者是艺术地位提高的时候,自己本身不能立刻发觉。
&esp;&esp;是什么让他发觉的?
&esp;&esp;靠周边的人,靠社会的舆论……这些信息接收的足够多,然后作为主角就会发现,原来我在别人眼里是这么牛逼,我往前跨了对我人生来说很大的一步。
&esp;&esp;艺术家倒在出名前的最后一步很常见,活着见到自己成传奇的很少。
&esp;&esp;全世界最贵的 10幅名画,5幅都是梵高画的,但梵高在举办第一次画展的前三个月,选择自我了断,他不知道自己已有人欣赏,消息传的太慢太慢,来不及从城市到荷兰乡村,追不上梵高才射出的死亡子弹。
&esp;&esp;方沂运气不错,他在21世纪,在这片面积240倍于荷兰的土地上,他却快得多的知道了。
&esp;&esp;《联播》不是唯一报道的标志性媒体,曾发表过真理之争的《光明报》,开年谈到了部分企业轻视前沿技术研发,而重视纪律管理现象,写出一篇雄文:
&esp;&esp;《上甘岭为何而胜?》
&esp;&esp;这是一篇和文艺界毫无瓜葛的评论文章,却引用了方沂之前接待考察团的话:“上甘岭的胜利是人的力量,也是大炮的力量……我们应当清楚,钢铁确实比人来的硬。”
&esp;&esp;接着提到了《十二生肖》这电影,“1994年引入第一部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以来,无数个导演写出无数个好故事,想要拿回票房第一的宝座,但他们都失败了……是剧本不够好吗?是他们没有艺术创造力吗?”
&esp;&esp;结论是“他们没有特效大炮”。
&esp;&esp;文中对方沂的定位也很有意思,没给他头衔,而是直接点名道姓:方沂。
&esp;&esp;有可能是方沂身份太杂,懒得说他是企业家还是演员还是导演;也可能是他名气太大,无需解释。
&esp;&esp;毕竟张一谋导演08奥运开幕式前,需对观众介绍,称他为“张一谋导演”,开幕式后,称为“张一谋”。
&esp;&esp;还要介绍什么?你难道不认识张一谋?
&esp;&esp;我奶奶都认识。
&esp;&esp;方沂显然是后者了。
&esp;&esp;这份报纸也落在了京城某派出所小片儿警的茶几上,单位每天都会换报纸,他正翻开来看。
&esp;&esp;第563章 够不着】
&esp;&esp;因技术老旧,沉淀了大量亚铁离子的厚玻璃发绿,阳光穿过玻璃,落在报纸上的黑白铅字:
&esp;&esp;《上甘岭为何而胜?》
&esp;&esp;小片儿警是老柳,老柳是柳蜜的老爸,而老柳还是方沂的粉丝。他从第一次看《我的团长的团》里面的张立宪就被这年轻人吸引住了,觉得会有大成就。
&esp;&esp;英俊非凡,有一股不呆板的灵气,眼睛十分清澈。
&esp;&esp;这是出自于剧迷的欣赏,老柳自从发现他女儿可能对方沂有情愫之后,这种欣赏还带了些别样的意味,他希望方沂发展的好,又希望发展的不要太好。
&esp;&esp;因为太好了,女儿就够不着了。
&esp;&esp;其实方沂到底怎么样,都不需要老柳看报纸来揣测,只需要观察女儿对方沂的态度。
&esp;&esp;一开始是新奇略带俯视的:我遇见了一个怪人,但长得确实不赖,让我讨厌不了他。
&esp;&esp;后来咬牙切齿:方沂越来越高了!好在,我也在赶着呢!他折腾的那些东西,不一定都能成,说不定以后还得来靠我!
&esp;&esp;再后来开始躲他,不愿和方沂扯上关系,现在完全不提起,尽管任何人都明白。
&esp;&esp;这是一种释然吗?当然不是了。
&esp;&esp;老柳的目光落在另外一份报纸《京城晚报》,上面刊登有《十二生肖》剧组路演照片,配上大得多的标题“十八亿!影史第一!”
&esp;&esp;路演照片也印证了老柳的想法:
&esp;&esp;有两张照片,一张来自京城首映礼,当时方沂和女主演柳蜜站在一块儿,柳蜜几乎不看方沂,反而盯着穿羽绒服的刘一菲,好像是姐妹情深一样;
&esp;&esp;另一张是破十亿在魔都的某场庆功会,这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