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V小说网
VVV小说网 > 全家被贬后,她开挂了 > 第15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2节

 

饶是众位老大人稳重,这会儿各个失了往日的风度,睁大眼睛看向孟蝶。

太子最先发出疑问:“书中记载,鱼儿到池塘里便不肯产卵,没有鱼卵又如何孵化。”

孟蝶:“少爷,有了这庄子后我便命人在池塘内模拟鱼儿产卵的野外环境,如此研究了好几年,前年的时候池塘内就多出不少鱼苗,只是不敢肯定。去年又多了大批量的鱼苗,终于确定此法是真的成功了。”

符研修:“原来如此,怪道去年你庄子里的人给我家庄子送鱼苗,下人来回,我还当是你好运气呢。”

孟蝶这会儿是真的一愣,她对左右邻居不太关心,并不知道这邻居之一就是镇国公府的庄子。

符研修爱吃鱼,这会儿直接问:“你这鱼苗以后可是打算出售?”

孟蝶回神:“我打算将这个让鱼产卵的方法卖给一些大商户,这样他们就可以在我朝境内任意地方开池塘养鱼,用不了几年功夫想必大易朝百姓就人人都能吃得起鲜鱼大鱼了。”

谭正泽表示怀疑:“人人吃得起鱼?商人贪利狡猾,不如你将这方法交给朝廷,朝廷将此方法广布天下。”说着又连忙表示:“我并非贪图你这方法,只是鱼是好物,内陆的百姓也能时时吃到委实对身体有益。你若是进献给朝廷,陛下也绝不会亏待于你,天下百姓也定然念着你的好。”甜菜制糖就是最好的例子。

孟蝶一笑:“陛下对我,对我孟家恩重如山,我自然愿意为陛下分忧。进献给朝廷这法子我思考过,只是考虑过后发现并不妥当。”

孟蝶指着一片池塘:“模拟野外环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每个地区的环境又不同,第一年甚至第二年都未必能够成功,普通百姓又怎么能孵出鱼苗将鱼苗养成大鱼呢。便是朝廷来做,朝廷又哪有这么多人力和物力投入其中呢?”

众人沉默,国库要是丰盈他们这会儿也不至于站在这里吹风,想着怎么织丝毯去贸易了。

孟蝶:“谭老先生刚刚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商人贪利,我将这个方法卖给诸多商户,他们为了多赚钱,定然会下大力气去做此事,不愁不成功。”

谭正泽:“商人做此事为了利益,他们高价售卖鱼苗或者大鱼,百姓又怎么吃得起呢。”

孟蝶笑得仿佛一个小狐狸:“所以不能只卖给一家,首先让他们有竞争意识;其次我这方法售价要适中,太便宜他们不当回事,太贵成本太高,将来贩卖鱼苗定然也要加价;最关键的是此法一旦成功,鱼苗就是源源不断的,开始的时候他们自然能卖高价,用不了年鱼苗就得多得没地方放,那会儿只要能卖钱就是好的,不怕他们不降价。”

太子脱口而出:“这法子好。看来这商人的贪心重利也不是一无是处。”

乔万鸣:“少爷,天下万物皆分阴阳,事情肯定也是一体两面。”

太子连连点头。

这一趟出行,太子和诸位大人都十分满意,从孟蝶庄子离开的时候都颇有些依依不舍,想到等在宫里的皇帝,大家只能登车回转皇宫。

皇帝正在同奏折奋斗,听闻众人回来了很是高兴,立刻将人都叫到勤政殿来,众人见礼,皇帝赐座,今日这议事时间不能短了,总不能让一众老大人一直站着,孟蝶也捞了个座儿,还是挺前排的位置。

皇帝将几页纸张交给太子:“诸位卿家,去孟蝶那里走一趟,觉得如何?”

乔万鸣代替众人回答:“孟县主那里分工明确,事事妥帖,臣以为此事做得。只是这中间有一些问题还要细细商议才可。”

皇帝颔首。

工部尚书苏瑜泉立刻提出问题:“陛下,织丝毯售卖以此充盈国库,这确实是好事,只是丝毯价贵,百姓发现丝毯比种粮赚钱,人人栽种柞树又当如何?虽说贩卖丝毯的时候可以买粮运回,可粮食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怕是不妥。”

冉鹏飞连连点头:“正是如此,一旦国外粮食涨价,我们岂不是任其宰割。”

自己有粮心里不慌,粮库没粮那就完蛋了,百姓赚了银子,饿了,你能说啃一口银子吗?

皇帝:“此事朕也想过,一旦推广栽种柞树,只允许百姓们在山地栽种,平地出现柞树必要重罚。”

冉鹏飞:“此法确实会有一定成效,只是重利之下难免有人铤而走险,怕是会屡禁不绝。柞树终究是树,很是吃地,一旦栽种,用不了多久良田就会变成薄田。”

皇帝沉默,这一点无法否认,贩卖私盐几乎可以说是抓到就砍头,每年依旧有人铤而走险。

孟蝶:“陛下,臣也曾想过这个问题,也想到了一条应对之道。”

皇帝眼睛一亮:“哦?什么方法?”

孟蝶唇角带笑,言语如刀:“每年贩卖出去的丝毯定一个数目,对外这是物以稀为贵,可以保持国外贵族对丝毯的追捧;对内可让各个村子州府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一旦丝毯过多他们就无法卖于朝廷,这时候有人胆敢平地栽树,北方的百姓必然第一个不答应。”

嘶——

众人齐齐看向孟蝶,随即齐刷刷看向孟庭义,只有一个念头,孟庭义挺厚道个人怎么教出来这么一个缺德的孙女儿!

这法子可太损太缺德了。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那时候所有的百姓自然自发盯着所有地界,绝对无人敢平地栽树。

皇帝倒是听得龙颜大悦,不住点头:“好,此法甚好。朕对此事的流程已经有了初步规划,众卿先听听。”

太子根据皇帝的手稿简单的说了一下流程。

首先以县为单位,命各个县令测量本县以内的山地面积,考察是否能生长柞树,然后编撰成册送到京城来。这时候各个县令就可在县城内组建染坊以及开始着手准备让挨着山脚住的百姓去放蚕了。

太子话音一落,冉鹏飞立刻提出一个问题:“陛下,柞树抽芽时也正是农耕时,百姓会不会为了赚钱只放蚕而耽误春耕。”

太子不解:“城中有诸多帮工,春耕时或许可以让他们去放蚕。”

冉鹏飞:“殿下有所不知,村中百姓赚钱不易,对于能赚钱的事情格外重视,这放蚕有工钱,让城里帮工赚这份钱,他们会有意见的。”

太子恍然。

皇帝一摆手:“蚕一年能出几次,春耕就只有一段儿时间,并且朕会下旨,以后朝廷收税,只收粮食以及棉麻,不可用银子抵扣,便是家无男丁的女户也不可以。”

这样就能保证朝廷设在各地的粮仓是满的,哪怕国外的粮食出问题,朝廷也能支应得起。

众大人认可这个办法。

皇帝:“缫丝算简单,稍微告知几乎人人就能做,这个就让放蚕的村子一并做了,除非蚕茧过多,全村人一年也做不完,这时候就可将多余的送到县衙,由县令分派给县城里其余人。”

这一点也没什么毛病。此举更是贴补农村百姓,说到底,城中百姓的日子要比农村的好,多贴补农村百姓确实是正理。

皇帝:“缫丝后百姓就可将丝绸交到县衙,县令命人在染坊内染成彩色丝线,然后将丝线送到工厂内的织娘手中织成丝毯,确定都合格之后,每一年在指定的日子就可运送到天津港那里出海售卖。”

几位大人瞬间坐直身体。

苏瑜泉率先开口:“陛下,今日臣见了孟县主的厂房属实不错,只有一样,妇人从早到晚在那里上工,根本无暇料理家事,只京城这一处用人不算太多也便罢了,他日在北方各地推行柞蚕丝毯,妇人各个去上工,家事何人料理?不如不建厂房,将染好的蚕丝分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